我们常规的设计都是将框架梁的跨中底筋全部伸入支座,并在支座中锚固,如下图所示:
这常常会造成节点钢筋拥挤,施工麻烦,且不易保证施工质量, 实际在16G101-1P35页中,明确规定了梁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的做法:
将上述规定表达成图,就是下面这样:
但很多人认为,框架梁下部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是不安全的,所以在设计中很少采用部分底筋伸入支座的做法,土木君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是否全部底筋伸入支座一定是更安全的。
首先,我们看看梁的弯矩包络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尤其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是比跨中小的,也就是说具备梁底部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的条件。
再看看抗震性能上的优劣。我们知道,框架结构应保证强柱弱梁,也就是汇交在同一节点的上、下柱端截面在轴压力作用下的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两侧梁端截面受弯承载力之和,实现塑性铰先出在梁端,推迟或避免柱端形成塑性铰。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程中却保证不了强柱弱梁机制的出现,反而在震害中出现了较多的强梁弱柱,详情可点击查看→《框架抗震的深层次解读》。土木君想说,如果将框架梁下部钢筋全部伸入支座,会进一步加剧强梁弱柱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出现。
我们先看看规范为了保证强柱弱梁所做的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6.2.2条: 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将上述两个公式用图形来表达,就是下图这样:
可以看出,节点处梁的实际抗弯能力包括节点处的顶筋和底筋,一端为梁顶筋发挥作用,另一端为梁底筋发挥作用,并应计入梁受压钢筋和相关楼板钢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6.3.3 条第 2 款: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不应小于 0.3。
规范规定了梁端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的比值,因为它对梁的变形能力有较大影响。梁端底面的钢筋可增加负弯矩时的塑性转动能力,还能防止在地震中梁底出现正弯矩时过早屈服或破坏过重,从而影响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正常发挥。这样控制的目的是使梁端不至于过早破坏,而在地震中我们希望的是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并开始耗能,过早的梁端破坏也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因此,梁底筋伸入支座内是要保证与顶筋的比例的。
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如果将下部的全部钢筋锚入支座,支座处梁底筋的配置量对于二、三级框架,往往要超过顶筋的 0.3 倍很多。这些在支座端超出计算量要求的钢筋,会造成梁的实际受弯能力大幅增加,从而造成强梁弱柱的情况出现。
如下图所示,按实际配筋计算的梁受弯能力,超过按强柱弱梁计算值的(12+9)/(12+3)=1.4倍。
所以,将梁底部钢筋全部伸入支座,在强震作用下,框架有可能不是更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