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工程技术控制要点
1 钢筋加工与堆放
控制要点:
1 )切断:连接接头应切平
2 )调直:拉伸调直、伸长率和标尺控制,调直机损伤情况
3) 弯钩及曲率半径控制:箍筋135°、10d平直长度控制。框架柱、组合柱、钢筋搭接绑扎处的箍筋弯径2d控制
4 )控制钢筋位置、保护层措施的卡具、铁马凳加工质量
5) 半成品加工堆放、标识及验收
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弯钩,其平直段相互平行,长短一致(端头可不用无齿锯切割),且平直段长度不少于10d+5mm。
2 钢筋连接接头
控制要点:
1) 接头型式:直径20mm以上为机械或焊接接头
2 )接头质量、资格证书
3 )接头位置、错开距离、百分率、同一受力筋不宜有两个接头
3 保护层质量
控制要点:
1 )钢筋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2) 使用的垫块、卡具、支架措施有效,符合规定
3)板筋上铁铺放在专用马凳上,马凳采用钢筋直径应确保承受荷载不变形,间距不大于1000㎜,马凳位于上下铁之间。
4 钢筋绑扎与安装
控制要点:
1 )箍筋加密间距、范围、封闭、锚固、搭接绑扎接头
2 )特殊节点:框架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封闭;主次梁节点箍筋加密及元宝铁,组合柱竖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5d,100mm双控及弯钩(2d)与搭接筋到位绑扎;剪力墙连梁进暗柱箍筋等
3 )安装符合规范和设计做法,牢固。
4)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
防止钢筋工程质量通病:
①钢筋的定位措施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
②抗震设防的要求。
③钢筋的接头设置及接头质量。
④钢筋安装的外观质量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二、不同部位钢筋施工质量要点
基础: 1)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若无混凝土垫层,则不应小于70mm。
2)基础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须每点扎牢,且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但两者均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移。
3)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下面,且此时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且每隔1m放置一个,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
柱: 1)纵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且应在柱内设置定位卡或定位箍,以保证位置调整后不再变形。
2)下层柱的钢筋裸露部分应采用工具式柱箍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用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3)若柱截面有变化,则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须在绑扎梁的钢筋前进行准确收缩。
4)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须固定牢靠,位置准确,以免造成柱轴线移。
墙: 1)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两层钢筋之间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间距。
2)内、外墙的钢筋网绑扎时,水平钢筋均应在主筋外,且钢筋有90°弯钩时,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测量工放线完毕后,应先根据墙(柱)边线及控制线将主筋按1:6打弯,调整到位后再进行箍筋的安装和绑扎。
4)墙(柱)钢筋在绑扎前,均必须要求在墙周围搭设高凳,所有操作人员均必须在高凳上进行施工,以确保钢筋绑扎时的人员安全。
梁:
1)梁绑扎完毕后,应及时垫底部保护层垫块(一般为大理石垫块),且垫块应垫在箍筋与主筋交点处。
2)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绑扎梁筋时先插底筋,然后绑扎柱箍筋,再插梁上铁。
3)主筋、腰筋与箍筋交点处均须绑扎牢固,上下排丝扣方向相反,以保证梁骨架不变形。
4)绑扎接头承受外力比较薄弱,因此应将绑扎接头放在构件应力较小的截面中,如简支梁应将受拉钢筋接头放在梁两端1/4的范围内,且与弯曲处的距离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板:
1)板钢筋绑扎前应按下部钢筋间距要求划线,且用墨斗弹成方格网,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2)板上部的负筋应防止被踩下,尤其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应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并按要求放置垫块及马凳,以免拆模后断裂。
3)马凳筋禁止直接安装在模板面上,应安装在板底筋上,且在安装马凳筋位置的板底筋十字部位应垫好板底筋的保护层垫块。
4)双层钢筋网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此外,钢筋施工时,除了注意以上各部位质量控制外,还应做好预控工作,提前熟悉图纸,尤其应关注钢筋直径、混凝土断面变化的部位。同时,还须做好巡视及验收工作,在确保质量问题全部整改完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