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
电线导管敷设
导管的品种、规格和材质是重要的记录内容。例如,是采用 PVC 管还是金属导管,管径大小是多少等。如果是金属导管,还需记录其壁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像 JDG(紧定式镀锌薄壁电线管)导管,壁厚一般要求在 1.0 - 1.6mm 之间,具体数值要根据管径大小确定。
导管的敷设路径和走向也需要详细记录。包括导管是沿墙敷设、还是在地面或吊顶内敷设,以及转弯、分支等位置的具体情况。比如,在吊顶内敷设的导管,要记录其与灯具、通风管道等其他设备的相对位置,是否避开了可能的干扰源。
导管的连接方式必须记录。对于 PVC 管,常见的连接方式是胶水粘接,记录时要注明胶水的品牌和型号是否符合要求。金属导管则有丝扣连接、套接紧定式连接等方式,如采用丝扣连接,要检查并记录丝扣的加工质量和连接的紧密程度。
导管的接地情况对于安全至关重要。如果是金属导管,要记录其接地跨接的方式和材料。例如,采用铜芯软导线作为跨接线,其截面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小于 4mm?。同时,还要检查接地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敷设
电缆的型号、规格和电压等级是基本记录内容。不同的用电设备需要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电缆,如照明系统一般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动力设备可能需要更大截面积的电缆。记录时要核对电缆的实际型号、规格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电缆的额定电压是否满足供电要求。
电缆的敷设方式和路径需要详细记录。电缆可以直埋敷设、在电缆桥架内敷设或者穿管敷设等。如果是在电缆桥架内敷设,要记录桥架的规格、材质,以及电缆在桥架内的排列方式。例如,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是否分开敷设,电缆之间是否有足够的间距,一般要求电力电缆间间距不小于 35mm。
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情况要重点记录。包括接头的制作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电缆头的绝缘处理是否良好,密封是否严密。同时,要记录接头的位置,对于中间接头,要尽量避免设置在人员密集或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
接地体的材料和规格要记录。常见的接地体材料有扁钢、角钢和圆钢等。例如,采用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体,其规格一般为 - 40×4mm(宽度为 40mm,厚度为 4mm),记录时要检查实际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和间距是关键内容。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一般要求不小于 0.6m,两根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 5m。记录时要准确测量并记录这些数值,确保接地装置的有效性。
接地装置的连接方式必须记录。接地体之间的连接以及接地体与引下线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方式,记录时要检查焊接质量,如焊缝是否饱满、无夹渣和气孔等缺陷。焊接处还需要做好防腐处理,记录防腐材料的使用情况。
综合布线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
线缆敷设
线缆的类型、规格和数量要记录。如六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其线芯直径、绝缘材料等规格参数要与设计一致。记录时要核对实际敷设的线缆数量与设计图纸上的数量是否相符,防止出现线缆短缺或浪费的情况。
线缆的敷设路径和方式是重要内容。线缆可以在地板下、墙内或者天花板内敷设。如果是在地板下敷设,要记录线缆桥架或线槽的安装情况,包括桥架的高度、宽度,线槽的材质(如金属线槽或塑料线槽)等。同时,要记录线缆在桥架或线槽内的绑扎情况,线缆应排列整齐,绑扎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大于 1.5m。
线缆的标识情况要记录。每根线缆的两端都应该有清晰的标识,标识内容包括线缆编号、用途、起始位置和终端位置等信息。例如,标识为 “D1 - 01(数据 1 号线,从机房配线架端口 1 引出)”,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安装
配线架的规格和型号要记录。不同的网络系统可能需要不同规格的配线架,如 110 型配线架用于语音系统,RJ45 配线架用于数据系统。记录时要检查配线架的端口数量、端口类型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配线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记录。配线架一般安装在机柜内,记录其在机柜中的安装位置(如第几 U 位置,1U = 44.45mm),以及机柜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
信息插座的安装情况要记录。包括信息插座的类型(如墙面型、地面型)、安装高度(一般墙面型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 300mm 左右)和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同时,要检查信息插座的接线是否正确,按照 T568A 或 T568B 标准进行接线,线芯的压接是否牢固。
给排水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
管道敷设
管道的材质、规格和型号是重要记录内容。例如,给水管道可以采用 PP - 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不锈钢管等,排水管道可以采用 PVC - U(硬聚氯乙烯)管等。记录时要核对管道的实际材质和规格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如 PP - R 给水管的公称外径(De)和壁厚是否符合要求。
管道的敷设位置和走向要详细记录。包括管道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敷设,是埋地敷设还是在墙内或吊顶内敷设。对于埋地敷设的管道,要记录其埋深,一般给水管埋深不小于 0.7m,排水管道埋深要根据排水方向和坡度等因素确定。同时,要记录管道的转弯、分支等位置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管道或设备的交叉情况。
管道的连接方式必须记录。PP - R 管一般采用热熔连接,记录时要检查热熔连接的质量,如熔接处是否有熔瘤、裂缝等缺陷。PVC - U 排水管道采用胶水粘接,要记录胶水的品牌和型号,检查粘接是否牢固,接口是否严密。
管件安装
管件的类型和规格要记录。如给水管道的弯头、三通等管件的规格要与管道相匹配,排水管道的存水弯、检查口等管件的安装情况也要记录。例如,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一般不小于 50mm,记录时要检查实际安装的存水弯水封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管件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要记录。对于一些特殊管件,如在排水立管上设置的检查口,其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 1m,且每层都要设置,记录时要检查检查口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是否正确。
水压试验和灌水试验记录
对于给水管道,要记录水压试验的情况。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记录试验压力、稳压时间(一般稳压 10 - 30min)和压力降情况,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
对于排水管道,要记录灌水试验的情况。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记录试验持续时间(一般满水 15min 后,再灌满延续 5min)和液面下降情况,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暖通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
风管制作与安装
风管的材质、规格和形状要记录。例如,通风空调系统常用的镀锌钢板风管,记录其厚度(如 0.5 - 1.2mm 之间,根据风管的尺寸和系统压力等因素确定)、尺寸(长、宽或直径)等参数。同时,要记录风管是矩形还是圆形,以及其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无法兰连接)。
风管的安装位置和走向要记录。包括风管在建筑物内的敷设路径,是在吊顶内、夹层中还是沿墙敷设。记录风管与其他设备(如风机、空调机组等)的连接情况,连接是否紧密,是否设置了软连接(如帆布软连接)以减少振动和噪声。
风管的加固情况要记录。对于大尺寸或高压力的风管,需要进行加固。记录加固的方式(如采用角钢加固、楞筋加固等)和加固的位置、间距等参数,确保风管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管道保温安装
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和厚度要记录。暖通系统常用的保温材料有橡塑保温材料、玻璃棉保温材料等。记录保温材料的实际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橡塑保温材料用于空调冷冻水管保温时,厚度一般在 20 - 50mm 之间。
保温材料的安装方式和工艺要记录。保温材料应紧密贴合在管道表面,对于阀门、法兰等部位要进行特殊处理,保证保温的完整性。记录保温材料的接口处理情况,接口应严密,不得有缝隙。
空调水系统管道安装
管道的材质、规格和连接方式与给排水系统类似,但空调水系统管道还涉及到与空调设备的连接。记录管道与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设备的连接情况,如连接的管径是否匹配,是否设置了软接头和过滤器等。
空调水系统管道的试压和冲洗记录是关键内容。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记录试压过程中的压力、稳压时间和压力降情况。冲洗时要记录冲洗的方式(如采用水冲洗、化学清洗等)和冲洗的效果,直到排水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处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