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的分类依据:土坚硬程度、开挖的难易程度(8类)。
2、土的可松性:
3、场地设计标高方法(原则“挖填平衡”):H0需考虑因素:土的可松性;最高洪水位影响;排水坡度影响;各填方工程用土量、各挖方工程量;边坡挖填土方量;就近原则。
4、土方量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0;零点位置;方格网土方工程量(四角点全挖或全填、两挖两填、三挖一填或三填一挖);基坑土方量。
5、土方调配原则:填、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水上,使总运费最低。
6、推土机:少量挖土、配合平整场地;铲运机:环形路线、8字路线;挖掘机:正铲、反铲、抓铲、拉铲。
7、流砂现象: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水压力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而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坑内的现象。内因:土为细砂和粉砂,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颗粒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外因:土体承受足够大的方向向上的动水压力。防治方法:做止水帷幕、井点降水、抢速度施工、水中挖土、枯水期施工。
8、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土质;挖填方高度;边坡留置时间;排水情况;边坡上部荷载;施工方法等。
9、各支护结构条件、特点:(1)——(4)成本依次增高。(1)放坡开挖:分级放坡
(2)土钉墙与喷锚支护:≤12m,非软土场地,大面积、较深的基坑支护,邻近建筑物必须保证边坡稳定,成本低,使用范围大。(3)排桩式挡墙:7-15m,黏性土、砂土,面积大,邻近建筑物不允许附近地基有较大下沉和位移。(4)水泥土挡墙:≤6m,淤泥质土、黏性土、砂土,一般作为基坑截水及较浅基坑支护,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分为单排、双排和格构式。(5)板桩式挡墙:≤8m,工期短,小基坑,深度浅,地下水位不高。(6)地下连续墙:>12m,开挖深度大,有地下水,周围有建筑物或公路,成本高,安全性高。(7)逆作拱墙:≤12m,要求土质好。
10、内支撑(不利于挖土):角撑;对撑;边桁架式;框架式;环梁与边框梁;角撑加对撑。锚索式需考虑周边条件。
11、基坑工程的监测:支护结构的监测、周围环境的监测。
12、基坑挖土的施工要点:(1)基坑支护结构达到龄期,开始分区分层开挖土方;(2)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3)基底用边坡预留一层200-3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底;(4)基坑边缘严禁堆放超出设计允许荷载的材料,弃土和设备。
13、土料选择:冻土、淤泥、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可溶性硫盐酸含量大于5%的土不能做填土。
14、填土压实方法:碾压、夯实、振动。
15、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压实功、每层铺土厚度、土的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