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图集上梁钢筋的锚固大于0.4labe
因为9.3.4是
按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考虑的。且当水平段投影长度不小于0. 4lab ,弯弧-垂直段投影长度为 15d 时,已能可靠保证梁筋的锚固强度和抗滑移刚度。当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锚固长度成了ζaElab=labE了(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第11章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第184页:labE=ζaElab (11.6.7)),所以
当抗震设计时,图集上就成了梁钢筋的锚固大于0.4labe。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Ⅱ) 梁柱节点
9.3.4 梁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
1) 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la ,且应伸过柱中心线,伸过的长度不宜小于 5d, 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
2)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本规范第 8. 3. 条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梁上部纵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包括机械锚头在内的水平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 4lab (图 9. 3. 4a )。
3)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采用 90°弯折锚固的方式,此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并向节点内弯折,其包含弯弧在内的水平技影长度不应小于0. 4lab ,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 15d (图 9. 3.4b)。
2 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的锚固:
1)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的锚固方式及长度应与上部钢筋的规定相同。
2)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或仅利用该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9.3.5 条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的规定。
条文说明:
(Ⅱ)梁柱节点
9.3.4 本条为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配筋构造要求。
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处,根据柱截面高度和钢筋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可以采用直线的锚固方式。
试验研究表明,当柱截面高度不足以容纳直线锚固段时,可采用带 90° 弯折段的锚固方式。这种锚固端的锚固力由水平段的粘结锚固和弯弧-垂直段的挤压锚固作用组成。规范强调此时梁筋应伸到柱对边再向下弯折。在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情况下,水平段的粘结能力起主导作用。当水平段投影长度不小于0. 4lab ,弯弧-垂直段投影长度为 15d 时,已能可靠保证梁筋的锚固强度和抗滑移刚度。
本次修订还增加了采用筋端加锚头的机械锚固方法,以提高锚固效果,减少锚固长度。但要求锚固钢筋在伸到柱对边柱纵向钢筋的内侧,以增大锚固力。有关的试验研究表明,这种做法有效,而且施工比较方便。
规范还规定了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处的锚固要求。
因为9.3.4是按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考虑的。当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锚固长度成了ζaElab=labE了(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第11章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第184页:labE=ζaElab (11.6.7)),所以当抗震设计时,图集上就成了梁钢筋的锚固大于0.4labe。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