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简称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年满14~18周岁青少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每4年一届。
继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办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后,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于2014年8月16~28日在南京举行,赛程为期12天,开幕式将于16日晚8点举行;本届青奥会口号为:分享青春,共筑未来。
会徽 吉祥物——砳砳(音:lèlè)
南京青奥中心为青奥会重要的配套工程,建成后首先用于2014年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及接待酒店使用。值青奥会开幕之际,让我们回顾下青奥中心的结构体系及其逆作法施工。
青奥会议中心在设计上国内首次采用框架-中心支撑束筒钢结构体系,成为国内建筑设计界的一大看点;由于施工工期异常紧迫,也是全球首例采用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的3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南京青奥中心由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南京青奥中心(图1)包括两栋超高层办公及酒店塔楼和一栋会议中心,两栋塔楼由1号塔楼(塔1)和2号塔楼(塔2)及裙房构成,建筑总面积为28.7万m2(地上25.3万m2),塔1地下3层,地上58层,结构高度为249.55m,建筑幕墙最高点为255.00m;塔2地下3层,地上68层,结构高度297.15m,建筑幕墙最高点为314.290m;裙房4层,结构总高度26m。会议中心共6层,高46.9m。
图1 青奥中心建筑效果图
2 结构体系
2.1 会议中心
形似太空帆船的青奥会议中心(图3)建筑体型复杂,柱网及空间与下部完全不一致。15m以下由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商业中心和音乐厅4个独立的单体组成,每个独立单元由若干钢结构中心支撑楼梯筒作为主要竖向受力构件;15m标高以上在局部较大空间区域,利用大空间的顶部设置矢高为4.5~6m的整体交叉桁架层,将底部4个单元连为一体,形成约160m×190m的整体建筑物。
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开创性地采用框架-中心支撑束筒钢结构体系,为建筑设计业界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样板。
图2 青奥中心会议中心建筑效果图
2.2 塔楼
两塔楼均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平面两短边外框柱为折线柱,其斜率小于立面斜度,平面两长边外框柱为竖直柱,建筑平面及外立面以楼面梁外挑形式实现(图3)。外框柱间距依据建筑平面开间尺寸确定为6m和4.5m,形成较密间距的外框架,取消利用避难层设置的伸臂桁架加强层;核心筒外墙设置适量竖向型钢,以提高筒体延性。两塔楼的平面布置图见图4。
(a)塔1
(b)塔2
图3 结构外形
(a)塔1
(b)塔2
图4 两塔楼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3 塔楼逆作法施工
南京青奥中心超高层双塔楼采取逆作法施工以缩短工期(图5(a))。本工程采用桩筏基础,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采用1.2m 和2.0m 两种,1号塔楼筏板厚度为3.3m,2塔楼筏板厚度为3.7m。3层地下室采用全逆作施工,采用大直径杯口形扩顶钻孔灌注桩(图5(b))实现塔楼外框架钢管柱与桩基的可靠连接,保证荷载的可靠传递。
(a)逆作法施
(b)大直径杯口形扩顶桩
图5 塔楼逆作法示意及大直径杯口形扩顶桩大样
裙房地下室柱子采用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地上通过设置过渡截面使得需要保留钢管的部位实现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需求,不需要的部位直接转换为钢筋混凝土柱,除特殊部位外,地上地下框架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地下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采用环形牛腿的连接节点。施工现场见图6。
图6 施工现场
经对现有勘察资料,塔楼及裙房基础采用桩筏,其中裙房柱基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并采用桩底桩侧复式后压浆技术。桩位平面布置见图7。
图7 桩位平面布置示意图
为了配合本项目全逆作需要:塔楼施工到18层对应地下室基础底板封闭浇筑方可满足总体工期需求,通过多方案比较计算分析,采用核心筒墙体地下部分相关部位桩基内插钢管混凝土柱并升至首层,其中核心筒墙体采用内包钢管支撑上部核心筒,钢管内外设置栓钉。钢管混凝土柱与筏板钢筋的连接构造见图8,典型节点轴测图见图9。
图8 钢管混凝土柱与筏板钢筋连接构造
图9 典型节点轴测图